旭烈兀西征
旭烈兀西征,又稱蒙古第三次西征,是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領,是蒙古帝國繼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及長子西征後的第三次大規模的西征[1],亦是蒙古帝國最後一次西征。[2]這次西征蒙古佔領了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木剌夷國及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
目錄
戰事起因
自從蒙古帝國消滅了花刺子模,征服了東歐各國之後,蒙古帝國的勢力範圍已擴展到中亞和東歐。1251年,蒙哥繼承帝位後,為了擴展領土[3],照祖父成吉思汗的遺願[4],展開第三次西征。因蒙哥集中征服南宋,因而由旭烈兀進行第三次西征征戰中東。而且當時位於伊朗的木剌夷國不肯對蒙古稱臣和朝貢,因此蒙古籍此發起第三次西征。[5]戰事過程
征戰木剌夷國
1253年7月,旭烈兀命令將領怯的不花率12000人率先進攻,為主力軍作準備。而旭烈兀則仍留在和林,繼續籌建主力西征軍,為長征作準備。1254年10月,旭烈兀率西征軍出征。旭烈兀大軍經過阿力麻里(即現今中國新疆霍城西北方的阿脫諾克),到達土耳其斯坦(一說為突厥斯坦,即現今土庫曼斯坦)。1255年,西征軍駐在土耳其斯坦。1256年9九月,西征軍攻進撒麻耳干(即現今烏茲別克斯坦),駐留40日後,繼續進軍至鐵門關(即現今烏茲別克南方),又在這裡駐留了30日。六年春,西征軍向木剌夷國(即現今伊朗北方)進軍。[6]當時的木剌夷國軍隊兵力約有100000人,在庫希斯坦(即現今阿富汗和伊朗北部交接處)。由西征軍將領怯的不花領先鋒,進入木刺夷國境後,先攻陷幾個城池,再後包圍要邑古兒都苦。怯的不花部隊消滅了木刺夷軍一半兵力。後來西征軍通過撒麻耳干,向木刺夷接近。後來西征軍進入水干城,旭烈兀命令拜住帶領主力軍移往小亞細亞。之後,主力軍進攻至撒瓦。旭烈兀派庫喀伊爾喀支援怯的不花,攻打庫希斯坦。而後與主力軍聚合。主力軍經過徒思,抵達尼沙不耳州哈不衫。旭烈兀見不能一時戰勝,所以採用消耗戰
1256年6月,魯克賴丁見到西征軍進攻,便派弟沙歆沙投降,又把要塞拆掉。[7] 後來,旭烈兀覺得魯克賴丁假意投降,便把西征軍分為三部,向木刺夷都城麥門底司堡(即現今伊朗劍北部吉蘭省內)進軍(麥門底斯之戰)。魯克賴丁於11月19日投降。12月,西征軍進入蘭麻撒耳。當時塔亦兒不花軍和波斯軍攻打蘭麻撤耳堡,並將蘭麻撤耳攻克。至此,木剌夷國全部被旭烈兀占領。
征戰阿拔斯王朝
旭烈兀的軍隊進攻巴格達
征戰敘利亞阿尤布王朝
1256年,旭烈兀於波斯等地建立伊兒汗國。[9]
伊兒汗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