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 刘明昭 元帅 | |
---|---|
刘伯承元帅礼服画像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
任期 1959年4月-1980年8月 |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
任期 1966年1月-1982年8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 |
任期 1954年9月29日-1975年1月17日 | |
主席 | 毛泽东 → 刘少奇 |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
任期 1954年6月19日-1954年9月27日 | |
主席 | 毛泽东 |
个人资料 | |
字 | 伯承 |
别名 | 刘伯坚 |
出生 | 1892年12月4日(光绪十八年10月16日) 大清四川省夔州府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 |
逝世 | 1986年10月7日(93岁) 中国北京市 |
墓地 | 刘伯承墓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配偶 | 程宜芝 吴景春 汪荣华 |
儿女 | 女儿:刘华北、刘解先、刘弥群、刘雁翎 儿子:刘俊泰、刘太行、刘太迟、刘蒙 |
母校 | 伏龙芝军事学院 |
职业 | 军事家 |
著作 | 《刘伯承回忆录》 |
宗教信仰 | 无 |
获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中国共产党 |
服役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服役时间 | 1912年 - 1982年 |
军衔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年) |
部队 | 国民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参战 | 护国战争 第一次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名明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1],曾用名刘伯坚,男,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中国现代军事家、军事理论家[2]:5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缔造者之一。
刘伯承早年从军,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右眼负伤致残。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刘伯承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开辟晋冀鲁豫边区,并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指挥淮海战役等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伯承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等职。1958年,刘伯承因所谓“教条主义”被彭德怀等批判,此后淡出军界,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18-19。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病逝。
生平[编辑]
早年和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编辑]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0月16日,刘伯承出生于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赵家场[3]:1。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3]:3-5。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3]:6。1912年,考入蜀军政府陆军将校学堂[3]:9。1912年底毕业后,被分派到川军第5师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务长、排长、连长。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参加熊克武四川讨袁军,失败后,流亡上海[4]。1914年,刘伯承在上海加入孙中山中华革命党[3]:11。1915年底,奉命从上海返回四川,组建川东地方武装“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3]:13。1916年3月,刘伯承在率部攻占酆都时右眼中弹致残[5]。1917年,刘伯承任川军第五师第九旅参谋长,参加护法战争[3]:16。其后,他担任四川督军署警卫团副团长。1920年,刘伯承参加与滇军顾品珍部作战,战后警卫团扩编为第二混成旅,刘伯承任一团团长[3]:18。
1923年,刘伯承参加讨伐吴佩孚的战争,任熊克武四川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取得了成都龙泉驿等战斗的胜利[3]:24。8月,刘伯承在作战中右腿负重伤。在成都养伤期间,认识杨闇公、吴玉章,开始认识中国共产党[3]:25。1925年,随吴玉章赴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考察[3]:27。1926年5月,刘伯承经过两年时间考虑,决定加入中共,经杨闇公、吴玉章正式介绍加入,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委员。然后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的名义回到四川,策动四川响应北伐战争[3]:28。同年12月,与杨闇公、朱德、陈毅等发动泸顺起义,任起义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打击四川军阀刘存厚[6][3]:31。后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军长[7] ,率部坚守泸州,抵御刘湘进攻。1927年5月,因泸州内外交困,刘伯承被迫撤离,辗转前往汉口[3]:37。
1927年7月下旬,刘伯承秘密转赴南昌[3]:40。8月1日,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发动南昌起义[8],任起义总参谋长,率部南下[3]:43。起义军队在潮汕失败后,刘伯承与吴玉章、林伯渠等赴上海[3]:45。1927年11月,与吴玉章等30人赴苏联学习,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学习[3]:46。1928年6月,他出席了中共六大[9]。年底,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3]:48。1929年中东路事件期间,刘伯承与叶剑英等人响应“武装保卫苏联”的号召,参与“国际义勇军”,即前往伯力加入“远东工人游击队”,训练部队,[10][11]与国民政府军张学良部作战,协助苏联进攻中国黑龙江海拉尔之役。[12]1930年8月,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13]、长江局军委书记[3]:50,协助周恩来处理军委日常工作,举办短期军事训练班,并负责讲授暴动方略、游击战、运动战等课程[3]:52。
1932年1月,刘伯承到达瑞金,被任命为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3]:53。1932年10月,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3]:56;宁都会议上,在对于毛泽东是否仍留在前方的问题上,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刘伯承由于来苏区还不到一年,就支持了多数人的意见,反对将毛泽东留在前方[14]。1933年,刘伯承协助朱德、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取得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5][3]:59。期间,刘伯承撰写《现在游击队要解答的问题》、《到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几个教训》等,并翻译多篇苏军教材和理论文章,促进了红军干部军事素质的提高[3]:60-61。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刘伯承因为与博古、李德等人的意见相左,而被降为红五军团参谋长[16]。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3]:62。长征初期,刘伯承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执行后卫任务[3]:63。12月,刘伯承复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3]:65。1935年1月,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攻取遵义,随后参与遵义会议[17]。此后指挥了强渡金沙江等战斗[3]:69。5月,刘伯承兼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同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进入大凉山,与彝族沽基族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在袁居海子(今冕宁县彝海子)结为兄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18]。继而指挥所部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3]:75。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刘伯承随红四方面军行动[3]:81。因为反对张国焘的南下主张[19],而被张国焘免去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3]:82。1936年10月,他随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3]:85。12月,刘伯承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20]。1937年2月,任援西军司令员,组织指挥增援西路军部队[3]:85。
抗日战争时期[编辑]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双方协议,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师长,被授予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21][22]。1937年10月19日,129师769团夜袭山西代县阳明堡日军前线飞机场,炸毁飞机24架[3]:102。接着,刘伯承率师主力部队挺进到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昔阳地区,打击沿正太铁路西进的日军[3]:102,先后取得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等战斗的胜利[3]:103-105。
1938年1月,邓小平调任129师政委[3]:112。其后,刘伯承与邓小平一起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抗日斗争[23][24]。在随后的13个年头里,两人一直并肩战斗[25],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即二野、中野)后来也被称为“刘邓大军”而载入史册[26]。1938年,刘邓二人率军在河北南部的平原地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27],在1至9月间运用刘邓二人共同创造的“麻雀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8]。在太行山期间,刘执行“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方针,扩大并巩固太行山根据地[2]:18-19。1938年2月22日,刘指挥部队在长生口设伏,歼灭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3]:113。3月16日,又在神头岭消灭敌军1500余人[2]:19。之后,刘率军进一步发展,收复长治、沁县等十八座县城,将日军赶出了晋东南[2]:19。其后,刘伯承部署129师主力进军冀南[3]:127,团结各方势力[3]:128,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并指挥冀南1939年春季战役等作战[3]:131。
1939年12月,刘伯承指挥部队进行了邯长战役,改变了太行根据地受夹击的局势[3]:136。1940年2月,他指挥对国军朱怀冰部的作战[2]:24-25。4月,刘伯承在黎城出席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在会上作《党军建设问题》的报告,提出了“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3]:186。5月,与邓小平指挥部队进行了白晋战役,挫败日军的“囚笼政策”[3]:149。8月,刘伯承与彭德怀等人对日本军队发动百团大战[29],129师协同晋察冀军区部队破毁正太铁路三分之二以上,攻占沿线大部分据点[3]:155。9月底,指挥部队进行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榆辽战役,攻占榆社县城等榆辽公路大部分据点[3]:157。10月,指挥部队进行反扫荡作战,在关家垴歼灭日军一个大队中的400余人[30]。而整个百团大战共毙伤日军4.4万人[31]。
1941年6月,刘伯承与邓小平指示太岳军区派部队进入中条山开辟新的根据地。8月,指挥部队进行邢沙永战役[3]:436。1942年,刘伯承指挥部队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扫荡[3]:167。1943年8月,指挥林南战役[32]。9月,刘伯承奉命返回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和整风。1945年,刘伯承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33]。8月10日,与邓小平、滕代远电令晋冀鲁豫各军区迅速夺取日占城市,破坏交通线,准备打击北上抢占华北的国军部队[3]:439。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编辑]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随即爆发了第二次国共内战。抗战开始时只有9000人的129师,此时已发展成为近30万人的大型野战军。1945年8月25日,刘伯承返回太行,出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34][3]:196。1945年9月,刘邓大军在上党战役中成功运用“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的战术歼灭阎锡山的3.5万中华民国国军[35],随后发起平汉战役,并同样取胜,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进行的谈判[36]。这次战役胜利后,刘邓大军一直休整到1946年夏天。1946年2月,刘伯承曾赴新乡,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谈判[3]:208。
1946年6月,国军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3]:213。其时,山东局势紧张,刘伯承根据中共中央命令,率军出动至南线作战[2]:35[3]:214。之后,刘伯承率军三次出击陇海路,将国军第三师、四十七师、四十一师吸引了过去[3]:215。刘伯承随后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寻歼国军有生力量,采取打运动战、找弱点的方法,取得定陶战役[3]:216、滑县战役[3]:223、巨金鱼战役[3]:225、豫北战役[3]:227等作战的胜利,在一年内消灭国军100个旅,取得了内线作战的胜利[2]:35-36。虽然内线作战取得了胜利,但同时战争对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因此,解放军在内线作战取得胜利后决定转入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政府控制区[37]。1947年6月,石林会议之后,刘伯承开始准备率军出击外线[2]:36。
1947年中旬,解放军转入局部反攻[3]:232。6月30日,刘邓率军南渡黄河后,刘指挥发起鲁西南战役,歼灭国军9个半旅[3]:235。此时华东部队因为连续作战十分疲劳,中原野战军遂为了配合华东野战军,开始向大别山跃进,并站稳了脚跟[38]:94。自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对中华民国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39]。而蒋介石则派白崇禧调集大军围攻大别山[40]。1948年2月,刘伯承率主力转出大别山地区,进入中原。5月9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正式成立,刘伯承任中原局常委和中原军区司令员[3]:266。5月,指挥部队进行宛东战役,歼国军万余人,策应了粟裕兵团南下加入中原作战的行动[3]:268。6月,为保障华东野战军进行豫东战役,连续组织了三次阻击战。在第二次国共内战其间,刘还负责不同解放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土地改革和政治改革[38]:108,124。
1948年11月,刘伯承指挥中原野战军参与第二次国共内战具有重大意义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动。战役第一阶段,刘伯承指挥组中原野战军切断津浦路,攻占宿县[41]。第二阶段,主攻黄维兵团[3]:290。淮海战役历时65天,消灭国军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的部队,计22个军56个师(内有1个半师倒戈),共55万余人。此外击退由南京方面来援的第6、第8两个兵团。至此基本攻陷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已处于解放军直接威胁之下,中华民国政府已陷入土崩瓦解状态[42][3]:295。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4月21日,他与邓小平、粟裕指挥的部队渡过长江,旋即占领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43][2]:39,并担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3]:3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