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後成立的獨立國家國協
蘇聯


地圖集
 蘇聯專題
蘇聯解體俄語Распад СССР)以發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為標誌,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立國69年[1]的蘇聯從此正式解體。

蘇聯解體的原因[編輯]

1991年以來,國內外政治界、學術界許多人士對蘇聯解體的原因、影響和後果進行了多視角的探視和研究,已經出版的著述和發表的論文數量浩繁,觀點各異。大體上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體制缺陷[編輯]

史稱「史達林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這種體製為應對國內外緊張局勢,能集中一切人力、財力、物力,適應備戰和應戰的需要,取得工業化和增強國防實力的顯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時間裡使蘇聯成為歐洲第一強國、世界第二超級大國。然而這種體制嚴重背離現代經濟的發展規律,壓抑了地方、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加上它在政治上無情地消滅各種反對派和壓制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嚴密控制,使整個社會處於僵化、封閉和麻木的狀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時代主題逐漸向著和平與發展轉移,這種體制使經濟發展緩慢,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失調更加嚴重,制度性的弊端進一步凸現。顯然,這種體制不但不能完成把蘇聯建成現代化民主國家的歷史性任務,反而使蘇聯在同資本主義的世界性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如果說十月革命後出現了「一球兩制」的新格局的話,那麼,半個多世紀的比較和競賽,沒有顯示蘇式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種體制未能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來越多的民眾的支持和擁護。

改革失敗與領導失職[編輯]

蘇聯從1922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列寧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進行改革,並強調更加發揚黨內民主。然而自1926年史達林當權以來,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經濟體制。雖然在這種體制下蘇聯實現了工業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礙了蘇聯的發展。隨後,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先後進行了改革,但他們只是對原有體制進行小修補,沒有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最明顯的就是蘇聯內部的特供商店,特供商店裡充滿了外國名貴以及蘇聯國內極缺的商品,專供蘇聯的特權階級享用。相較之下,大部分蘇聯人民必須忍受劣質、陳舊且無人想買的東西[2]。此種體制傾向於犧牲下層人民的利益來解決上層權貴的問題,從1989年開始,蘇聯由於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進一步的緊縮政策,在煤礦礦區造成了嚴重的消費品短缺,導致長期受壓迫的煤礦工人進行大罷工[3]
1985年3月戈巴契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他所面對的是一個動蕩的世界和困難重重的國內環境。有人比喻此時的蘇聯猶如一艘滿載軍火的航船,船體鏽蝕,方向不明,運轉緩慢,在茫茫大海中瀕臨下沉。這就決定了戈巴契夫受命之時,必須實行改革,以挽救這艘航船危亡的命運。可是,這名「船長」很不稱職,缺乏一個大國領導人應有的膽略和能力,面對種種困難和壓力,他倉促應對,在領導改革中出現種種失誤和錯誤的導向,致使整個國家迷失方向,危機驟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關頭,戈巴契夫又只顧自己的得失,在複雜的政治較量中節節敗退,主動放棄陣地,提出改革要從根本上「改造整個社會主義大廈」,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會有質的更新」,就是要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進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義已經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變更現存制度。
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導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產主義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直至八一九事件發生,蘇聯共產黨處境到了危難關頭,「戈巴契夫自動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使蘇共迅速走向衰敗。蘇共衰敗,是蘇聯劇變的前兆;蘇聯解體,是蘇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結果。
然而,有一種觀點值得商榷,國內外有些學者把蘇聯解體的原因過多地甚至全部歸咎於戈巴契夫一個人。例如,博爾金認為,「蘇聯是被人從內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響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葬送的,是被反對派搞垮的」。國內也有學者提出一個所謂「叛徒論」,認為戈巴契夫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的罪魁,是社會主義的叛徒。

和平演變[編輯]

和平演變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社會主義國家實行顛覆的一種戰略,即以武力為後盾對社會主義國家遏制的同時,強化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或明或暗地支持蘇聯國內的反對派和民族分立主義勢力,加速美式全球化進程。應該說,和平演變戰略對蘇聯的劇變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只有當蘇聯國內出現政治、社會危機和動蕩的時候,外因才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但是自戈巴契夫改革以來,東西方交流大幅度增加,使蘇聯人民得到一個了解西方、與西方國家生活水平作比較的機會,由於蘇聯計劃經濟下長期存在短缺經濟,也使國內民眾看到自己國家與西方世界的差距。

民族問題[編輯]

蘇聯是在沙俄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以民族為特徵的邦聯制國家。因而,蘇聯民族問題由來已久。從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稱沙皇建立沙皇俄國開始到1917年被推翻,在長達370多年中,沙俄先後擴張佔領了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含侵佔中國的150萬平方公里)等地,使其版圖擴張了8倍,征服的民族達120多個。史達林時期強行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和芬蘭的卡累利阿,為鞏固其野蠻統治,歷代沙皇均對被征服的民族實行殘酷壓迫與奴役,極力煽動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情緒,唆使俄羅斯人鄙視、仇恨、欺壓非俄羅斯民族。非俄羅斯地區的一切重要職務都由俄羅斯人擔任,俄語為官方語言,禁止用非俄語出版書報,學校禁止用非俄羅斯語授課,非俄羅斯民族被迫俄羅斯化,並經常遭到蹂躪和屠殺」。
另外,俄羅斯在歷史上一再對外擴張。俄國十月革命後,一度承認各民族有自決權,但蘇維埃俄羅斯及其後來成立的蘇聯仍採取對外擴張的路線,從1919年至1944年,先後駛入了獨立的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烏克蘭亞塞拜然喬治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圖瓦人民共和國等國家,並對外侵略和武力兼并了包括羅馬尼亞芬蘭等民族的大片聚居地。
十月革命雖然打碎了舊的沙俄,建立起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但是舊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國家共同體及其民族問題卻歷史地遺留給了蘇聯。蘇聯黨和國家為解決民族問題作了不少努力,也曾取得一些成績,但由於歷史上傳襲下來的民族問題的嚴重性和民族關係的複雜性,加在處理民族問題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上的失誤,使民族問題未能得到根本解決。蘇聯存在的69年中,其民族問題可謂頭緒紛繁、盤根錯結。
此外,民族主義被視為蘇維埃和社會主義的對立面而受到打壓,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精英多被處決,民族語言文化和民族意識遭到摧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時和戰後,蘇聯還對境內的波蘭人、芬蘭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和遠東朝鮮人等少數民族實行了殘酷的種族清洗和種族遷移。

政黨腐敗[編輯]

蘇聯各級幹部的官僚主義早就存在,二次大戰後逐漸形成為特權階層,享有各種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時期,更形成一個個「官僚氏族集團」,這些集團內部兒女聯姻,官官相護,貪污瀆職,號稱代表人民利益的黨的幹部群體逐漸蛻變爲與人民對立的特權階層。使執政黨與民眾之間隔閡越來越大,民心盡失。有一種觀點認為,搞垮蘇聯的不是反共分子,不是外國敵對勢力,就是這些官僚特權階層為維護和擴大其既得利益而造成的。當群眾日益感受到特權階層與自身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馳時,這種政治體制的衰敗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
具體地說,20世紀80年代末,這個集團羽翼已經豐滿,他們已將大量國家財富佔為己有,此時,他們急切希望共產黨的垮台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劇變,以便通過國家制度的公開變更,在新制度下從法律上承認他們攫取的財富合法化,並能名正言順地將這些財富傳給子孫。基於這樣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蘇共的垮台和蘇聯的劇變,是「一次來自上層的革命,舊統治集團中的主體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對自己藉以統治的體制的忠貞,掉頭而去」 。國內也有學者認為,蘇共黨內官僚特權階層「在很大程度上是蘇聯既得利益集團、蘇聯上層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而產生的『自我政變』」。

軍備競賽[編輯]

美蘇兩國間的軍備競賽使國家財力過多地投入國防軍事預算,加劇了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特別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窮兵黷武,發動阿富汗戰爭,使國防軍事開支猛增,國內各類矛盾積聚,成為蘇聯解體原因之一。

蘇聯的罪行[編輯]

蘇聯還對本國人民和其他國家犯下了諸多罪行,如農業集體化時期對「富農」階級的流放和屠殺,大清洗時期對黨員、知識分子、軍人和其他無辜者的屠殺,集體處決波蘭軍官的「卡廷事件」等。這些罪行隨著「公開化」的進程被逐步公諸於世,對蘇聯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思想衝擊,並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滿情緒。

蘇聯法律[編輯]

蘇聯成立宣言和成立條約,蘇聯歷次憲法均規定了: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享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這為加盟共和國獨立,蘇聯解體,提供了法律依據。[4]

八一九事件[編輯]

八一九事件時的莫斯科街頭坦克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三天便宣告失敗。
雖然戈巴契夫在政變結束後恢復了職務,但聯盟中央已經無法控制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戈巴契夫辭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讓下屬各黨組織自尋出路。很多共和國的共產黨或自行解散,或更改黨名為「人民黨」或「社會民主黨」等,蘇聯共產黨就此正式解體。

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編輯]

在蘇聯解體之前,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佈獨立,其他共和國也紛紛加以仿效,先後發表了宣布恢復或收復主權的聲明,並開始制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8·19政變後,除俄羅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國全部宣布獨立,在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斯坦車臣西伯利亞等地也出現了要求獨立的主張。
各加盟共和國獨立時間如下:

各加盟共和國獨立進程[編輯]

  •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蘇維埃宣布恢復獨立
  • 1990年3月30日: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宣布開始恢復獨立進程
  • 1990年5月4日:拉脫維亞議會宣布開始恢復獨立進程
  • 1990年6月8日:俄羅斯聯邦發表主權宣言,宣布主權獨立,在其境內俄羅斯法律地位高於蘇聯法律
  • 1990年7月16日:烏克蘭發表主權宣言
  • 1990年7月27日:白俄羅斯發表主權宣言
  • 1990年8月22日:土庫曼發表主權宣言
  • 1990年8月25日:塔吉克發表主權宣言
  • 1990年10月25日:哈薩克發表主權宣言
  • 1990年10月30日:吉爾吉斯發表主權宣言
  • 1991年2月9日:立陶宛舉行關於獨立的全民公決,90%以上投票者贊成立即獨立
  • 1991年3月3日: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舉行關於獨立的全民公決,78%的愛沙尼亞人和74%的拉脫維亞人贊成獨立
  • 1991年3月17日:舉行關於保留蘇聯(但將其改造為主權共和國聯盟)的全民公決,76.4%的投票人贊成保留經過革新的主權共和國聯盟。波羅的海三國、喬治亞、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沒有參加投票
  • 1991年4月9日:喬治亞宣布獨立
  • 1991年8月19日:蘇聯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動819政變
  • 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獨立
  • 1991年8月21日:拉脫維亞獨立
  •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獨立
  • 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獨立
  • 1991年8月27日:摩爾多瓦獨立
  • 1991年8月30日:亞塞拜然獨立
  • 1991年8月31日:吉爾吉斯獨立
  • 1991年9月1日:烏茲別克獨立
  • 1991年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獨立,並宣布支持其加入聯合國歐洲安全理事會
  • 1991年9月9日:塔吉克獨立
  • 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獨立
  • 1991年10月16日:土庫曼獨立
  • 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獨立
  • 1991年12月25日:蘇聯滅亡,俄羅斯聯邦事實獨立

蘇聯的終結[編輯]

在1991年年底,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白俄羅斯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國協,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舊蘇聯。除波羅的海三國和喬治亞以外的其他蘇聯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並加入獨立國協,蘇聯在此時已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爾欽。19時38分,蘇聯國旗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羅斯國旗
第二天,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最後一項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就此正式解體。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蘇聯正式的歷史應從1922年蘇維埃俄國等國家組成聯盟開始算起,不是從十月革命開始。十月革命後產生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並不等同於後來的蘇聯。
  2. ^ 蘇聯特供商店,造就特權生活. 莫斯科華人報. 2011-7-4 (中文(簡體)‎).
  3. ^ 來自上層的革命:蘇聯體制的終結 礦工罷工. 2008-11-29 00:48:12.0 (中文(簡體)‎).
  4. ^ 蘇維埃聯邦制國家──蘇聯的建立及歷史局限性

外部連結[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