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游擊戰

游擊戰非正規作戰。以多發性主動襲擊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動性、靈活性、主動性、進攻性和速決性,並能廣泛動員及融入群眾裡。
游擊戰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512年吳楚之戰中,就有游擊性質的作戰行動。相傳為黃帝風后撰寫的《握奇經》認為:「游軍之形,乍動乍靜,避實擊虛,視贏撓盛,結陳趨地,斷繞四經。」對游擊部隊的作戰行動,作了生動的描述。

理論和原則[編輯]

2004年時的斯里蘭卡猛虎組織游擊卡車
蘇聯二戰時的女性游擊隊
中東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的游擊隊,很多游擊戰被敵對方視同恐怖主義
中非叛亂游擊隊

實施游擊戰的原因[編輯]

游擊戰必定是敵強我弱,敵方強大到我方不能用其它正規戰法與之相對抗,或用正規戰法我方損失太大,大到我方無以為繼,這時就只能用游擊戰與之對抗。正因為敵方強大,具有大型艦隊,所以游擊戰多是在弱方的國土上進行,也因弱方熟悉該區之地形。

游擊戰的特性[編輯]

游擊戰一般來說沒有標準的制服和武器,通常是以能自給自足的小單位如伍或班(排),利用地形作為掩護,在自己所熟悉的地形裡四處出擊,用少量部隊在一個點上創造局部優勢,也就是雖然你有一萬人我只有一千人,但我用時間可以慢慢消滅你的力量。總之就是零敲零打,讓敵人一開始不會損失很多,但這個數字會慢慢累積,直到敵人軍隊士氣崩潰、糧食不足時,再發動致命的總攻擊。

戰略層面[編輯]

游擊戰雖然不足以擊垮傳統部隊,卻可以製造軍事上的僵局,而這種僵局最終又會導致政治解決。幾乎在所有的例子裏,在以政治方式解決時,總是傳統部隊那一方吃虧。因為游擊作戰所需承受的人命與財產損失是在可忍受的範圍之內,但外來強權卻必須負擔極高數目的經濟開銷,隨著時間過去,將很難向他的人民交代,為何在損失那麼多人命之後,卻依然不能解決衝突。[1]

戰術層面[編輯]

游擊戰因兵力少而火力弱,很難獨立定點地進行長時間作戰,必須有當地民眾提供物資、情報等資源,並積極創造條件,利用天時及地形並搭配陷阱,以機動力及隱蔽性主動出擊,遭遇強大敵人時化整為零,消耗敵人戰力、拖延敵人行動、誤導敵人方向,形成敵人心理上極大壓力才可能致勝。

中國在日軍敵後的游擊戰[編輯]

中國在日軍敵後的游擊戰給侵華日軍造成了相當的兵員損失,削弱了日軍「以戰養戰」搜刮淪陷區支撐前線的能力。據1938年8月至1940年5月在華北方面軍參謀部任職的加登幸太郎說:「現在回憶起來,筆者在任時,整個方面軍一天平均死傷50名。50名雖不多,但一年就有18,000人離開戰列,是大消耗戰」。

越南戰爭[編輯]

越南戰爭中,越共成員先用游擊戰的型態攻擊法國在越南的殖民地,獲得成果;在美軍大規模介入之後,美軍在早期因不熟識越南環境和越共軍隊的游擊戰戰略,造成傷亡,但是不是造成美方戰爭人員大量傷亡的原因,是媒體誇大北越游擊戰的成功,在南越軍隊和美軍中做成了心理作用,對戰果有一定影響。

阿富汗面對蘇聯入侵[編輯]

阿富汗面對蘇聯入侵時所採用的游擊戰,讓蘇聯軍方吃不消,間接造成蘇聯的瓦解。

美國獨立戰爭[編輯]

獨立戰爭期間,「一分鐘人」(Minutemen,又作瞬息民兵)在北美享有盛譽,它指的是反抗英軍、追求自治的武裝村民,他們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因為他們行動特別迅速,只要一聽到警報,在一分鐘內就能集合起來,立即投入戰鬥,在整個戰爭期間四處襲擾英軍,讓英國人吃盡了苦頭。[2]

正面[編輯]

是一種以弱勝強的戰術,而且由於需要堅實的群眾基礎以及熟悉的地形,通常應用於反侵略一方,是一種戰爭藝術

反面[編輯]

所謂的「融於群眾」其實是利用平民當作擋箭牌。逼迫對手製造戰爭暴行,如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執行的「三光政策」和「無人區」。違反人道主義原則。採用游擊戰的方面有時會高壓壓迫所倚仗的群眾。以達到完成戰略目的意義。是「恐怖主義」的慣用手段。這也是一種持久戰,大大增強了戰爭的殘酷性。但是由於游擊戰基本都由弱勢的一方發動,在正規作戰難於取勝時這可能是唯一有效的軍事手段,並且游擊戰若要成功必須獲得所在地平民的支持,所以此批評也頗有爭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