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辛亥革命在新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截至1911年11月下旬,在全國24個省區中,有14個省正式脫離了清政府的統轄。在這場革命的影響下,地處祖國西北邊陲的新疆也拉開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為20世紀新疆歷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辛亥革命前夕的新疆


  近代新疆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鴉片戰爭後, 當西方列強大肆侵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時,俄、英帝國主義也開始覬覦新疆,新疆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沙俄侵佔新疆伊犁地區;甲午戰爭前後,俄、英非法私分帕米爾地區。俄、英兩國為了擴大在新疆的權益,除了武裝侵略外,還非法散發僑民護照,出售免稅[color=#000]貿易[/color]憑證——“通商票”,引誘中國居民加入俄英國籍。據不完全統計,辛亥革命前夕,新疆境內有俄僑4291戶,1萬多人;英籍僑民1200餘戶,3000多人。這些“外僑”“往往欺壓平民,爭占水利,抗納糧稅,違約滋事,種種弊竇,迭出叢生”。武昌起義後,沙俄公然向中國伊犁、喀什和阿勒泰三地派兵。在外國勢力的傾軋下,新疆的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舊日人煙湊集處,荊棘成林,瓦礫滿地,不見一人”。


  帝國主義的侵略與掠奪,引起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與反抗。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敵愾,以各種方式反抗外來侵略,一次次粉碎了帝國主義妄圖吞併新疆的迷夢。


  1884年新疆建省,雖然廢除了伯克制,促進了新疆的社會發展,加強了祖國西北的邊防,但是各族人民所受的封建剝削和壓迫並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加重。如伯克們的頭銜雖被取消,但仍舊保留原來的頂戴,他們在地方政府機構中充當書吏或鄉約,假威弄權,欺上淩下,造成“無伯克之名而有伯克之實”的現象。在南疆農村,農奴制莊園依然保留;在廣大牧區,紮薩克制度一成未變。同時,清政府腐敗的吏治嚴重阻礙著新疆的社會發展:《辛醜合約》簽訂後,新疆也擔負了大量的庚子賠款,由於吏治腐敗,各種名目的稅收比比皆是,轉嫁到各族人民身上的負擔成倍增長,廣大人民幾乎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有的農民甚至被迫遠離故土另謀生路。


  為了緩和危機,清政府從1902年開始推行新政。在新疆,新政主要是鼓勵實業、興辦學堂、編練新軍。但是新政並沒有挽救清政府的統治,相反起到了加快其滅亡的作用。創辦實業、興辦學堂使青年學生開始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和科學技術,為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經濟和思想上的條件。尤其是新軍的編練和“警政”的推行,客觀上為後來新疆的迪化起義和伊犁起義準備了革命力量。


  迪化起義——吹響革命號角


  武昌起義爆發後,革命黨人劉先俊來到迪化(烏魯木齊),他的到來,使新疆的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與原在迪化的革命黨人萬象春等一起,通過同鄉關係,四處進行宣傳鼓動,建立革命組織。他們取得哥老會首領的支持,還聯繫[color=#000][color=#000]商界[/color][/color]、政界、學界和宗教界,得到各界的有效支持。經過革命黨人的宣傳、醞釀和“分途聯絡”,各界群眾、社會名流紛紛表示對革命的理解並提供幫助。軍政商學各界和哥老會中傾向革命的人接受革命主張,秘密參加起義軍。正當革命黨人積極組織籌畫、準備發動起義時,巡撫袁大化聽到風聲,下令全城戒嚴。此時革命黨內部又出現叛徒,把革命黨人的名單及起義計畫交給了巡撫衙門。起義計畫洩漏,袁大化立即召集衛隊,捕殺了陳守堂、唐曉雲等人。眼看起義即將夭折,劉先俊便臨時改變計畫,倉促決定當晚9點起義。


  1911年12月28日晚,劉先俊率領百餘人,按照計畫以白布纏左臂,假扮巡視士兵,進入城內巡防營,準備奪取槍支彈藥,並與巡防營內部的革命分子匯合,直攻撫署東營。但原定在東營做內應的士兵已遭到逮捕,導致進攻東營的計畫沒有成功。但起義軍仍然英勇出擊,攻打陸軍炮營。獲知了起義計畫的清軍在炮營已有準備,起義軍與清軍在炮營外展開激戰。此時,原答應率隊配合義軍合攻炮營的員警一區警務桂瑞麟不但食言,反而指揮員警同義軍展開激戰。最後“袁軍大至”,起義軍只好撤退至協營,打算整頓隊伍,重新部署,挽回危局。但袁大化大軍已包圍協營,並發起全力反撲。袁大化曾致書誘降,遭到起義軍拒絕。最後清軍炮轟協營,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浴血奮戰,起義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劉先俊等革命者及參加起義的哥老會成員近百人均被袁大化殺害。


  迪化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是新疆回應武昌起義所打響的第一槍。迪化起義的消息傳到伊犁後,人心振奮,革命黨人一致認為時機已成熟,決定立即發動起義。於是在迪化起義後的第10天,革命黨人領導的更大規模的伊犁起義爆發了。


  伊犁起義——掀起革命高潮


  1906年秋,武昌日知會為清軍所破,革命黨人馮一(即馮特民)、馮大樹與李輔黃、郝可權、李夢彪等隨同調入伊犁的陸軍協統楊贊緒的部隊來到新疆。革命党人到達伊犁後, 創辦了《伊犁白話報》, 以漢、滿、蒙古、維吾爾4種文字發行,進行革命宣傳,秘密進行組織工作。
楊贊緒畢業於日本陸軍戶山學校,在日本時就加入了同盟會。回國後雖任職清廷,卻暗中從事革命活動。他率領的陸軍混成旅以湖北調來的新軍為基礎,與在關內和新疆招募的士兵共同組成。新軍成員大多是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他們由於深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對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及其喪權辱國的行為甚為不滿,因而革命熱情很高,成為伊犁起義的主力軍。

  迪化起義爆發時,馮特民曾擬策應,但楊贊緒主張慎重行事,故未行動。迪化起義失敗後,伊犁形勢驟然緊張起來。由於軍餉不足,廣大官兵極為怨恨,苛刻的政策也引起平民百姓的不滿。楊贊緒乘此機會派馮特民、郝可權、李輔黃等積極活動,爭取當地宗教界及少數民族上層人士的理解和支持。


  1912年1月7日晚,伊犁起義的槍聲打響了。李輔黃為總指揮,馮特民、馮大樹、郝可權、李夢彪為指揮官,他們兵分五路,分別進攻南庫、東門、將軍署、北庫、副都統署等處。馮特民等首先佔領了南庫,李輔黃率領的部隊與炮營裡的部分官兵裡應外合,迅速佔領了東門,與徐三泰義勇軍和馬淩霄所率的200多名維吾爾族和回族人組成的協標軍會合,然後來到南庫補充彈藥。由於佔領了軍械庫,補給充足,軍威大振。各隊起義軍匯合一處猛攻將軍署,馮大樹則率軍攻打副都統署等處。經過一夜的激戰,起義軍取得最後的勝利。


  起義過程中,維吾爾族、回族的商民也參加了戰鬥,伊犁各城的綠營防軍以及錫伯、索倫、察哈爾和厄魯特等4營官兵也相繼表示擁護革命。伊犁起義取得勝利,革命黨人組織了漢、滿、蒙古、回、藏“五族促進會”,宣佈“五族共和”,並於1912年1月10日宣佈正式成立伊犁臨時革命政府,廣福任臨時政府都督,楊贊緒任總司令部部長,兼任陸軍第一師師長,馮特民任外交部長。


  伊犁起義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新疆大部分地區仍在巡撫袁大化的控制之下。為了推進革命和統一新疆,伊犁臨時革命政府在建立之初就開始著手編練軍隊,擴大武裝力量,組建東進支隊,準備東征攻取迪化。但是為了儘量避免流血,伊犁方面雖然陳兵前線,但依舊做著和平的努力。他們多次電促袁大化贊助共和、回應革命、“勿開戰端”,但袁大化拒不接受,甚至公然稱“願以兵戈相見”。袁大化一面積極備戰,一面請求清政府火速救援,還“速照俄使,暫毋接文承認”伊犁臨時革命政府。他除電令參將劉志玉、張承緒據守果子溝口和大河沿外,還令陸軍協統王佩蘭率領馬步炮五營清軍進攻伊犁。


  1912年1月下旬開始,迪化清軍和伊犁革命軍雙方先後投入兵力近萬人,在精河、沙泉子(今精河縣東)、固而圖(今烏蘇市西)一帶多次激戰。袁大化被打得狼狽不堪,已經“萬難支此危局”。


  此時,全國形勢驟然變化,清帝退位,南北議和,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在此局勢的影響下,伊犁臨時革命政府停止了軍事進攻,靜觀局勢變化,從而坐失統一新疆的良機。

楊增新被任命為大都督


  1912年4月,伊迪雙方遵照北京政府“速停戰事”的指示,在塔城議和,經過兩個多月的談判,雙方在7月8日達成議和條款11條。在議和條款中,雙方確認迪化為新疆的首府,公認楊增新(袁大化已辭職東歸)為都督,主持新疆軍政;設伊犁鎮邊使署,代替伊犁臨時革命政府在伊犁行使權力。伊犁革命黨人喪失了革命政權。此後楊增新又對革命黨人採取了分化、瓦解甚至屠殺等手段,使得新疆完全處於他的專制管理之下。楊增新竊取了革命果實,標誌著資產階級革命黨人領導的伊犁起義最終失敗。


  此後,在伊犁起義影響下的新疆其他地區的武裝起義,如喀什噶爾起義、哈密起義也都相繼被鎮壓。新疆從此進入長達30多年的軍閥獨裁統治時期。


  辛亥革命在新疆雖然失敗了,但它激發了新疆各民族的民主革命精神, 促進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覺醒,同時也狙擊了俄、英等帝國主義在新疆的侵略,推動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運動的發展,是中華民族百年抗爭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趙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