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07年六三體制建立後,俄國進入沙皇專制的反動統治時期,直至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革命也隨之陷入低潮。其間,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總結1905年革命的經驗、教訓,修正黨的戰略、策略,在革命斗爭的影響和黨內矛盾的作用下,最終分裂為兩個最有影響的黨派︰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兩派發起並領導的工會運動客觀上促進了1910-1914年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不斷推動俄國革命解放運動的發展。
從1907年六三體制建立到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歷史把這段時期稱為沙皇專制的反動統治時期。俄國革命也隨之陷入低潮。在此期間,社會民主工黨總結1905年革命的經驗、教訓,修正黨的戰略、策略,為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積極進行思想理論和組織建設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因此,這段時期也是社會民主工黨發展的重要時期。﹪
一、社會民主工黨的徹底分裂
早在1903年7月17日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在討論黨章第一條關于黨員資格的條文時,黨的機關報《火星報》的編輯中即產生嚴重的意見分歧。大會在討論通過新的黨章和選舉中央領導機關時,黨內分成兩派,擁護列寧的多數派被稱為布爾什維克,擁護馬爾托夫的少數派被稱為孟什維克。1905年革命爆發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關于建黨原則、革命的戰略等問題始終沒能達到思想上的統一,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堅持各自的主張,嚴重影響了黨的戰斗力。
從1905年1月的“流血星期日”到全俄政治總罷工,在短短的十個月時間內,俄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自由派要求成立議會制政府到民主選舉立憲會議運動,再到農民暴動;從各民族集團紛紛鼓動要求民族自治或獨立到自由派支持下的工人總罷工,直到沙皇政府迫于壓力發表了《十月宣言》,許諾給予人民以公民權、召開民選的杜馬參與將來一切立法工作。革命形勢一片大好。但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也面臨一系列重大問題,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在關于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地位、武裝起義、農民問題以及對革命勝利後建立臨時革命政府的態度等重大問題上均存在意見分歧。雖經1906年4月黨的第四次代表大會實現了黨在形式上的統一,但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仍然保持各自相對獨立的組織力量,在有關革命的重要問題上都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在反動時期,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經歷了嚴重的組織危機。1907年末,社會民主工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危機進一步加深,黨的力量此時僅剩原來的1/20;到1910年社會民主工黨黨員數量急劇減少到1萬人〔1]276,而且分裂的趨勢不斷加劇。甚至連黨內堅不可摧的布爾什維克派也分裂成許多派別和集團︰有正統的布爾什維克革命派、召回派、“左翼”取消派、立刻準備武裝起義派、游擊斗爭派,剝奪派以及激進的布爾什維克列寧派。其中布爾什維克列寧派主張把合法的議會斗爭方式同非法的政黨工作方式結合起來以奪取俄國政權。同樣,孟什維克黨團也分裂為四個主要派別︰以普列漢諾夫為首的孟什維克正統派、孟什維克取消派(右翼)、中間派和孟什維克調和派(左翼)。1907年末,唐恩在給阿克雪里羅得的信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現在,在俄國作為一個組織的孟什維主義的確已經不存在了,把孟什維克從形式上組織起來也已經不可能了……”〔1]239。1907—1908年,國內的工人黨員不到1萬人。事實上,社會民主工黨的許多領袖和主要活動家均被迫離開俄國,僑居歐洲,其中包括列寧和托洛茨基。黨內知識分子有1 000多人迫于國內的政治恐怖僑居國外。
1908年12月21—27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巴黎召開第五次代表會議,列寧再次試圖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實現全黨的統一。會上,列寧作了《關于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的報告。報告指出,必須恢復和鞏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增強無產階級對農民和士兵的影響、重建工人階級領導權的思想。列寧的報告得到了⑷.⑹.季諾維也夫、⑶.��.塔拉圖拉、�B.�B.巴圖林、⑴.�A.布伊科等列寧派分子的支持。但以阿克雪里羅得、唐恩、�B.⑶.拉米什維利為首的孟什維克取消派卻強烈反對列寧的報告,並對會議的有效性提出質疑,認為會議只是由部分黨員參加的一般協商會,並不代表整個社會民主工黨的意志。
在反動時期,雖然僑居國外的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屢次召開代表會議,試圖重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實現黨的統一,但兩派的分歧卻越來越大。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看待武裝暴動的問題。孟什維克堅決反對集中力量準備武裝暴動,認為這樣不僅會招來大規模鎮壓,而且也會歪曲社會民主工黨的性質,必然會使黨發展成為一個按等級制和軍事路線組織起來的、進行秘密活動的組織。孟什維克斷定,鼓吹極端主義的策略勢必會導致分裂,從而削弱反抗專制的力量。因此,孟什維克仍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中產階級身上,認為六三體制建立後,他們比以往更有決心同群眾建立比較密切的聯系,建立大量組織,用來啟發盡可能多的工人階級覺悟。
布爾什維克則認為,1905年革命進程恰恰證實了他們的觀點,即只有高度集中的、黨員經過精選的、主要從事秘密工作的黨,才能在專制的俄國有效地開展活動。列寧把持不同意見者稱為“取消派”,指責孟什維主義從頭到腳散發著取消主義的臭氣。
布爾什維克對中產階級在反對舊制度中采取果斷行動不抱任何希望。
1912年,列寧主義者在布拉格召開會議,將其自行宣布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開除了“孟什維克取消派”[2〕78。布拉格會議標志社會民主工黨正式分裂,布爾什維克開始以獨立政黨的身份領導俄國工人階級進行斗爭。
在革命斗爭和黨內矛盾的作用下,俄國社會民主運動中最終形成了兩個最有影響的黨派︰社會改良主義的化身——孟什維克和激進革命主義的化身——布爾什維克。兩派無論是在俄國工人中,還是在歐洲社會民主黨人中都很有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發。﹪
二、工人運動的發展
反動時期是俄國工人運動和工人階級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經歷了一個從高潮到低潮再到高潮的過程。社會民主工黨在進行內部派別斗爭的同時,利用工會聯盟和工人合作社在合法工人組織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工人進行合法斗爭。1907年上半年,俄國共有1 200個工人工會。在715個大中型工會中共有會員34萬人。在反動時期,工會活動自然受到削弱。1908年初,全國共有工會組織482個(13萬會員),1909年末這一數字下降到240個(4萬會員),到1910年末僅為229個(3.8萬人)[3〕。為了扭轉工會活動的被動局面,孟什維克取消派、崩得分子以及拉脫維亞、波蘭、立陶宛的社會民主工黨組織積極領導工會工作,不斷擴大他們在勞動群眾中的影響。社會民主黨人發起並領導的工會運動客觀上促進了1910—1914年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
勞動群眾的組織發展必然會推動罷工運動的發展。1907—1911年,群眾政治罷工僅佔罷工總數的7.9%。隨著工人運動新的高潮的到來,從1912年起政治罷工的數量急劇增長,參加罷工的人數從106萬人增加到1914年上半年的1 346萬人,政治罷工的比例上升到73.7%[2〕88。這一進程與布爾什維克列寧派組織的迅速發展和壯大完全一致。1910—1914年俄國工業發展進入高潮,大批年輕農村勞動力流入城市,企業工人的數量由1908年的250萬人增加到1913年的300萬人,其中機器制造業和金屬加工業工人佔工人總數的70%〔4]。這些剛剛來到城市做工的農民既沒在工會活動中接受鍛煉,又沒有1905年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很快接受了布爾什維克宣傳的目標和策略。布爾什維克在城市各處擁有大量紀律嚴明的秘密組織,與向來主張采取合法手段進行斗爭的孟什維克相比,這些組織的活動表現得更加廣泛、有效,布爾什維克也由此獲得工人階級的支持。
1907—1914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是在極其復雜和矛盾的環境中開展工作的。該黨經歷了來自沙皇政權各個方面的破壞和黨內的思想斗爭,最終分裂為許多互相敵視的組織,並為擴大自己在勞動群眾中的影響展開激烈的斗爭。但這些分裂的組織仍然保留著各自的領導中心、地方組織和組織刊物,組織活動仍然擁有一定的物質保障。無論在中心城市,還是在民族邊區,這些組織仍然能夠在合法的工人組織和革命解放運動中保持、鞏固自己的影響,能夠組織工人推動俄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從1907年六三體制建立到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歷史把這段時期稱為沙皇專制的反動統治時期。俄國革命也隨之陷入低潮。在此期間,社會民主工黨總結1905年革命的經驗、教訓,修正黨的戰略、策略,為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積極進行思想理論和組織建設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因此,這段時期也是社會民主工黨發展的重要時期。﹪
一、社會民主工黨的徹底分裂
早在1903年7月17日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在討論黨章第一條關于黨員資格的條文時,黨的機關報《火星報》的編輯中即產生嚴重的意見分歧。大會在討論通過新的黨章和選舉中央領導機關時,黨內分成兩派,擁護列寧的多數派被稱為布爾什維克,擁護馬爾托夫的少數派被稱為孟什維克。1905年革命爆發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關于建黨原則、革命的戰略等問題始終沒能達到思想上的統一,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堅持各自的主張,嚴重影響了黨的戰斗力。
從1905年1月的“流血星期日”到全俄政治總罷工,在短短的十個月時間內,俄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自由派要求成立議會制政府到民主選舉立憲會議運動,再到農民暴動;從各民族集團紛紛鼓動要求民族自治或獨立到自由派支持下的工人總罷工,直到沙皇政府迫于壓力發表了《十月宣言》,許諾給予人民以公民權、召開民選的杜馬參與將來一切立法工作。革命形勢一片大好。但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也面臨一系列重大問題,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在關于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地位、武裝起義、農民問題以及對革命勝利後建立臨時革命政府的態度等重大問題上均存在意見分歧。雖經1906年4月黨的第四次代表大會實現了黨在形式上的統一,但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仍然保持各自相對獨立的組織力量,在有關革命的重要問題上都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在反動時期,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經歷了嚴重的組織危機。1907年末,社會民主工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危機進一步加深,黨的力量此時僅剩原來的1/20;到1910年社會民主工黨黨員數量急劇減少到1萬人〔1]276,而且分裂的趨勢不斷加劇。甚至連黨內堅不可摧的布爾什維克派也分裂成許多派別和集團︰有正統的布爾什維克革命派、召回派、“左翼”取消派、立刻準備武裝起義派、游擊斗爭派,剝奪派以及激進的布爾什維克列寧派。其中布爾什維克列寧派主張把合法的議會斗爭方式同非法的政黨工作方式結合起來以奪取俄國政權。同樣,孟什維克黨團也分裂為四個主要派別︰以普列漢諾夫為首的孟什維克正統派、孟什維克取消派(右翼)、中間派和孟什維克調和派(左翼)。1907年末,唐恩在給阿克雪里羅得的信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現在,在俄國作為一個組織的孟什維主義的確已經不存在了,把孟什維克從形式上組織起來也已經不可能了……”〔1]239。1907—1908年,國內的工人黨員不到1萬人。事實上,社會民主工黨的許多領袖和主要活動家均被迫離開俄國,僑居歐洲,其中包括列寧和托洛茨基。黨內知識分子有1 000多人迫于國內的政治恐怖僑居國外。
1908年12月21—27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巴黎召開第五次代表會議,列寧再次試圖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實現全黨的統一。會上,列寧作了《關于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的報告。報告指出,必須恢復和鞏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增強無產階級對農民和士兵的影響、重建工人階級領導權的思想。列寧的報告得到了⑷.⑹.季諾維也夫、⑶.��.塔拉圖拉、�B.�B.巴圖林、⑴.�A.布伊科等列寧派分子的支持。但以阿克雪里羅得、唐恩、�B.⑶.拉米什維利為首的孟什維克取消派卻強烈反對列寧的報告,並對會議的有效性提出質疑,認為會議只是由部分黨員參加的一般協商會,並不代表整個社會民主工黨的意志。
在反動時期,雖然僑居國外的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屢次召開代表會議,試圖重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實現黨的統一,但兩派的分歧卻越來越大。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看待武裝暴動的問題。孟什維克堅決反對集中力量準備武裝暴動,認為這樣不僅會招來大規模鎮壓,而且也會歪曲社會民主工黨的性質,必然會使黨發展成為一個按等級制和軍事路線組織起來的、進行秘密活動的組織。孟什維克斷定,鼓吹極端主義的策略勢必會導致分裂,從而削弱反抗專制的力量。因此,孟什維克仍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中產階級身上,認為六三體制建立後,他們比以往更有決心同群眾建立比較密切的聯系,建立大量組織,用來啟發盡可能多的工人階級覺悟。
布爾什維克則認為,1905年革命進程恰恰證實了他們的觀點,即只有高度集中的、黨員經過精選的、主要從事秘密工作的黨,才能在專制的俄國有效地開展活動。列寧把持不同意見者稱為“取消派”,指責孟什維主義從頭到腳散發著取消主義的臭氣。
布爾什維克對中產階級在反對舊制度中采取果斷行動不抱任何希望。
1912年,列寧主義者在布拉格召開會議,將其自行宣布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開除了“孟什維克取消派”[2〕78。布拉格會議標志社會民主工黨正式分裂,布爾什維克開始以獨立政黨的身份領導俄國工人階級進行斗爭。
在革命斗爭和黨內矛盾的作用下,俄國社會民主運動中最終形成了兩個最有影響的黨派︰社會改良主義的化身——孟什維克和激進革命主義的化身——布爾什維克。兩派無論是在俄國工人中,還是在歐洲社會民主黨人中都很有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發。﹪
二、工人運動的發展
反動時期是俄國工人運動和工人階級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經歷了一個從高潮到低潮再到高潮的過程。社會民主工黨在進行內部派別斗爭的同時,利用工會聯盟和工人合作社在合法工人組織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工人進行合法斗爭。1907年上半年,俄國共有1 200個工人工會。在715個大中型工會中共有會員34萬人。在反動時期,工會活動自然受到削弱。1908年初,全國共有工會組織482個(13萬會員),1909年末這一數字下降到240個(4萬會員),到1910年末僅為229個(3.8萬人)[3〕。為了扭轉工會活動的被動局面,孟什維克取消派、崩得分子以及拉脫維亞、波蘭、立陶宛的社會民主工黨組織積極領導工會工作,不斷擴大他們在勞動群眾中的影響。社會民主黨人發起並領導的工會運動客觀上促進了1910—1914年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
勞動群眾的組織發展必然會推動罷工運動的發展。1907—1911年,群眾政治罷工僅佔罷工總數的7.9%。隨著工人運動新的高潮的到來,從1912年起政治罷工的數量急劇增長,參加罷工的人數從106萬人增加到1914年上半年的1 346萬人,政治罷工的比例上升到73.7%[2〕88。這一進程與布爾什維克列寧派組織的迅速發展和壯大完全一致。1910—1914年俄國工業發展進入高潮,大批年輕農村勞動力流入城市,企業工人的數量由1908年的250萬人增加到1913年的300萬人,其中機器制造業和金屬加工業工人佔工人總數的70%〔4]。這些剛剛來到城市做工的農民既沒在工會活動中接受鍛煉,又沒有1905年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很快接受了布爾什維克宣傳的目標和策略。布爾什維克在城市各處擁有大量紀律嚴明的秘密組織,與向來主張采取合法手段進行斗爭的孟什維克相比,這些組織的活動表現得更加廣泛、有效,布爾什維克也由此獲得工人階級的支持。
1907—1914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是在極其復雜和矛盾的環境中開展工作的。該黨經歷了來自沙皇政權各個方面的破壞和黨內的思想斗爭,最終分裂為許多互相敵視的組織,並為擴大自己在勞動群眾中的影響展開激烈的斗爭。但這些分裂的組織仍然保留著各自的領導中心、地方組織和組織刊物,組織活動仍然擁有一定的物質保障。無論在中心城市,還是在民族邊區,這些組織仍然能夠在合法的工人組織和革命解放運動中保持、鞏固自己的影響,能夠組織工人推動俄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