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納恰爾邦 Arunachal Pradesh अरुणाचल प्रदेश | ||
---|---|---|
| ||
基本信息 | ||
國 | 印度 | |
行政區 | 阿魯納恰爾邦 | |
州府 | 伊塔那噶(Itanagar) | |
面積 | 83,743 km² | |
人口 | (2001年) | |
- 合計 | 1,091,117 人 | |
- 人口密度 | 13 人/km² | |
時區 | 印度標準時間(IST)UTC+5:30 | |
通用語 | 英語、印地語 | |
建州時間 | 1987年2月20日 | |
邦長官 | Joginder Jaswant Singh (2008-) | |
邦總理 | Dorjee Khandu (2007-) | |
立法機關(議席數) | 一院制(60) | |
簡稱(ISO) | IN-AR | |
州官方網站 | http://arunachalpradesh.nic.in |
阿魯納恰爾邦(又譯阿魯納查爾邦、阿倫納曹;印地語:अरुणाचल प्रदेश,拉丁字母轉譯為:Arunachal Pradesh)是印度於東北部邊界設立的一個邦。此地區位於中國西藏南方、印度阿薩姆邦北方。中國政府宣稱擁有對該邦的絕大部分地區之主權,稱為藏南,並將該地區劃入西藏自治區的錯那、隆子、朗縣、米林、墨脫、察隅六縣的管轄範圍之內,也不承認印度擁有該地區的主權。
歷史[編輯]
早期歷史[編輯]
阿魯納恰爾邦的歷史目前仍然籠罩在神秘中。目前可以依據的只有其南部的阿豪姆王國的少量記載。一般認為大多數土著部落群體的祖先從西藏遷移到此[來源請求]。這一地區曾經落入門巴族的門隅王國、不丹、吐蕃等多個國家的勢力範圍,然而直至印度獨立前,大部分地區實際仍為各部落自治。據文獻記載,中國清朝時期曾允許西藏地區自治。允許藏族人民由其民族內自行選舉領導人授予王爵。[來源請求]
麥克馬洪線繪製[編輯]
1912年,清政府瓦解,英國為了確保商業利益,出兵佔領了達旺及其以東的今阿魯納恰爾邦北部地區,並建立了東北邊境特區。1913年,西藏政府驅逐所有中國人,宣布獨立。
1913年至1914年,為了協調立場,中英藏三方舉行了西姆拉會談。該會議旨在確立中藏與印藏邊界,及中國與西藏的關係。在會上英國全權特使威廉·亨利·麥克馬洪提出麥克馬洪線為西藏、西康省及雲南省和英屬印度(含今日的緬北克欽邦)之間的邊界,該線將藏南、達旺及東段的坎底盆地(即今日之克欽邦最北的葡萄縣)、江心坡(即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之間)地區等化為英國控制區。後來當時的中國代表則因中央政府反對而沒有簽字,退出了談判。當日,英藏代表皆簽字批准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協議。條約共獲英藏兩方認定,中方則拒絕承認。中方的觀點是:阿魯納恰爾及其正東面的坎底、江心坡地區到雲南一帶是中國和西藏的一部分,而中國西藏政府不具有外交權,因此西姆拉會談條約只有單方簽字(即英國),應視為無效。中國所堅持的是中印傳統線及中緬傳統線。
1954年,印度在該地成立了東北邊境特區。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圖首次把麥克馬洪線從1936年以來註明為「未標定界」改為「已定界」。1960年中緬(克欽邦、撣邦、克倫邦和緬甸本部於1948年分別宣布自英國獨立)重新議定邊界,中國放棄原來和英屬印度於1941年及以前堅持的傳統線(俗稱1941年線以野人山以北和以西的未定界國土範圍),正式明文承認在其北側的麥克馬洪線東段(即俗稱麥線緬甸段)為國界。1962年中國和印度在邊境上發生中印邊境戰爭。中國軍隊宣稱在戰爭中「大獲全勝」,但又撤退了20公里。戰爭過程中,中國控制了達旺地區。戰後中國軍隊主動退出,印度再次完全獲得該地控制權。
1972年印度將該特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並廣設甘地銅像、醫療診所,普及國民中、小學,並設民族學院及大學。1986年底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意思即為「旭日之邦」。
目前中國政府不承認該邦的合法性,該問題尚在擱置中。現時印度在本邦與鄰國的緬甸邊境都佈置了很嚴密的軍事防守,加強機場、道路、橋梁、土木工程及自來水、電力、通信基礎建設,廣辦當地各民族的文化傳統節日活動為國際節慶規模。一方面,由於青藏鐵路的完成,中國軍隊進入本區的速度可以加快許多,使印軍也加強了戒備,嚴陣以待;另一方面,本邦南面有那加蘭邦、曼尼普爾邦、米佐拉姆邦和西面緬甸克欽邦北部(原屬中國的坎底、江心坡)及野人山以南的胡康河谷,景頗族、那加族、欽族武裝獨立集團活躍,所以外人進入本區,都要取得特別的許可證,才可以進入。
多年來,中國政府一再表示,絕不承認所謂「阿魯納恰爾邦」。正因為中印雙方都認為「阿魯納恰爾」屬於本國領土,該地區長期以來成為兩國之間一個潛在的衝突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印度曾試圖在達旺附近建立一個永久性哨所。中國軍隊獲悉後就開始在該地區建立自己的哨所。其後印度決定派出第五山地師到達旺進行增援。那次事件差點引發中印之間的一場戰爭[來源請求]。
人物[編輯]
行政區劃[編輯]
2004年,阿魯納恰爾邦政府把本邦分成16個區進行管轄,並於每區設置區總,以照顧各區居民的需要。
區名 | 面積(平方千米) | 行政中心 |
---|---|---|
達旺(Tawang) | 2 172 | 達旺(Tawang) |
西卡門(West Kameng) | 7 422 | 邦迪拉(Bomdila) |
東卡門(East Kameng) | 4 134 | 色帕(Seppa) |
帕普姆(Papumpare) | 3 462 | 伊塔那噶(Itanagar,也是本邦的首府) |
下蘇班西里(Lower Subansiri) | 9 548 | 澤洛(Ziro) |
上蘇班西里(Upper Subansiri) | 7 032 | 達波日覺(Daporijo) |
西帝杭(West Siang) | 8 033 | 阿隆(Along) |
東帝杭(East Siang) | 3 895 | 巴昔卡(Pasighat) |
上帝杭(Upper Siang) | 6 590 | 營瓊(Yingkiong) |
上丹巴河谷(Upper Dibang Valley) | 13 029 | 阿尼尼(Anini) |
下丹巴河谷(Lower Dibang Valley) | ? | 羅營(Roing) |
勞哈特(Lohit) | 11 402 | 德澤(Tezu) |
昌朗(Changlang) | 4 662 | 昌朗(Changlang) |
第來普(Tirap) | 2 362 | 孔薩(Khonsa) |
庫朗庫美(Kurung Kumey) | ? | 達泊瑞嬌(Daporijo) |
安嬌(Anjaw) | ? | 哈威(Hawai) |
地理[編輯]
民族[編輯]
阿魯納恰爾邦的人口有超越100萬人。根據當地政府統計,本地有82種的不同部族,絕大部分是蒙古人種漢藏語系。主要的部族包括了信仰泛靈論的阿地族、阿加族、米濟族、薔薇族等等,佔了大多數民族和人口。其他部份為信仰基督新教的浸信會以及羅馬天主教的傈僳族、日旺族 、景頗族 和那加人等蒙古人種漢藏語系。部份為信仰藏傳佛教的門巴族、舍度苯族、珞巴族以及康巴族、南傳佛教的康迪人。信仰印度教的部族是諾特族,諾特族是那加人的一個部族。
語言[編輯]
印地文和英文以及部族語言在本國的官方,但是當地原住民的語言本為漢藏語系中的藏緬語族,當中包括在2007年發現、2010年10月確定存在的克羅語。根據當地政府統計,本地的方言計有超過40種。英語普遍使用做為各原住民部落溝通的語言,且相鄰南部的那加蘭邦也是蒙古人種,漢藏語系,官方語言是英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