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泰北孤軍


中華民國陸軍第八軍237師、第廿六軍93師
Republic of China Army Flag.svg

存在時期1949年至今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
 泰國美斯樂
部門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Emblem.svg 中華民國陸軍
種類陸軍輕步兵
功能原為中國正規軍後轉為 泰國地方防衛式 支援型 非正式武裝團體
規模起初約20~30萬人員
其中約8萬~10萬正規軍,難民及眷屬無數
直屬中華民國國防部
駐軍/總部陸軍司令部
裝備M1A1湯普森衝鋒槍
四一式山炮
四○榴彈發射器
M1卡賓槍
九0手槍
別稱孤軍
守護神泰王蒲美蓬
專用顏色灰色制服
進行曲陸軍軍歌
參與戰役中國抗日戰爭
國共內戰
泰國內戰
指揮官
象徵性指揮官 中華民國總統
著名指揮官李彌將軍
段希文將軍
雷雨田將軍
李國輝將軍
佩章
臂章中華民國國徽
泰北孤軍泛指自1949年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緬甸北境撤往泰國北方,現居於泰國極北,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的原中華民國國軍;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是由李彌將軍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軍237師、第二十六軍93師。原本為國軍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的部隊,以及省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官員、家人眷屬等逃難人員,因為盧漢投降共產黨,被迫偕同家屬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在國際的壓力下,李彌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在外交部長葉公超的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的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的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征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蒲美蓬頒授徽章、御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1]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龍岡的忠貞新村[2];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寮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3]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簡史[編輯]

1949年國共內戰抗日勝利後開打,國軍在三大戰役失敗後一敗塗地;1949年10月1日,共產黨在北京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此時在中國西南地區仍有國軍部隊在負隅頑抗,最後雲南省主席盧漢也宣佈投降共產黨。在此情況下,李彌李國輝(泰北孤軍團長)譚忠等眾原本為國民政府正規軍、滇桂黔省府地方部隊,被迫偕同家屬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與緬甸、寮國北部接壤的滇緬邊境,希望通過中南半島北邊的叢林,冒著叢林疾病的危險至泰國踏上回台灣的路。
但是往泰國的路並不好走。除了雲南省江心坡地區(今緬甸克欽邦北部)距離泰國有上千里之遙,這些持有軍械的部隊還因故被緬甸視同外敵,在孤軍被緬軍要求繳械未成下,連連遭逢各式各樣武力圍剿;當中許多軍人、眷屬家人妻兒子女和文官、隨員因此罹難,原有20~30萬人員,逃難至緬甸時僅存2000餘人員。所以,逃難孤軍必須在完全沒有後勤支援的絕境下、在窮山惡水中自力救濟。
1951年韓戰爆發,美國方面傳來合作意願,將在滇南以空投方式,援助孤軍物資,但是人數見寡的李彌部隊其實是難民軍,人力軍火均極為匱乏;所以在反攻雲南時,多不敵軍力佔上風的解放軍,又因缺乏後援,遂變數為多。面對戰力不強的緬軍時,在緬北打下比台灣數倍大的土地,但每以死戰告終,這支泰北孤軍軍力物資耗損甚鉅。對此緬甸便於1953年與蘇聯聯合國控告中華民國「入侵」;聯合國便經由泰國的同意,安排孤軍來到泰緬邊境的金三角清萊美斯樂,一部份分三批52個梯次遣回台灣;另一部份在屬荒山野嶺的邊陲地帶,等候反攻故鄉的佳機。
在泰國,孤軍終於收到了運自台灣的新式美製武器,且重整成一支精銳部隊。而論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所重視之程度,據遺老回憶及總統府所公開之相片佐證,1953年7月間曾使蔣經國前往巡視中可見一班。
蔣中正指示「擇佳機,圖反攻」;自願接受「明撤暗留」指令的志願軍人,後來都能在當地收到從台灣運來的軍需物資。但是為避免困擾泰國,反攻上仍須途經緬甸境內,緬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以眾擊寡的圍剿仍舊不斷;聯合國再次介入調停。由於孤軍多數都是雲南人,思鄉情濃,依然遵照「明撤暗留」指令。不同的是這一次形同向國際宣告,「當地軍人」不再有任何行動,以後與中華民國政府無關。
因生存需要,應泰國軍方要求,孤軍主將段希文、副將李文煥、參謀長雷雨田與內部決議,出面協助遠征泰國政府非常頭疼又久攻不下的苗共泰共。經孤軍多番血戰,最後完全將之平定,孤軍亦死傷過半。消息傳至曼谷,對泰國政府言之,乃天大喜訊,孤軍用生命換取勝利的奮鬥精神感動了泰王蒲美蓬,主動邀請孤軍將領踏上曼谷之路,御賜公民權和居留權,由此方確定了孤軍在泰北以傭軍形式長久駐留的必要性。在頒授典禮上,段希文向泰王跪下領受,感激蒲美蓬願意收容孤苦無依的難民軍。
固然由於泰國人仍難以充分信任這批外籍軍人,生活圈也在泰國反對黨的要求下,完全被侷限於泰國北部,子弟被要求不可以赴泰國一般鄉鎮或城市求職,僅允留住當地。起初約有20年的歲月,這批客寄在泰緬邊境的荒野的國軍,生活形式猶如難民;至1982年,始經柏楊親訪,方披露了孤軍在當地仍過著沒水沒電的生活,引發了香港台灣的救濟風潮,孤軍的生活型態和子弟的教育品質方有所改善。
根據汪詠黛,受託於柏楊而執筆所著之《重返異域》(2007年2月出版)提及:繼段希文將軍之後為孤軍領袖的雷雨田將軍,為了美化當地荒涼的景色,派人廣植櫻花樹,發展農業,改善了往日難民村的面貌。多年後,每逢春天,美斯樂、滿星疊一帶由於櫻花盛開而成為泰北最熱門的賞櫻勝地。即使當地的觀光資源不若曼谷、芭達雅,就以清潔、衛生、舒適而論,當地生活水準堪屬小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